未来5年LNG工程市场将扩大至近300亿元
从长远看,东亚LNG价格将呈现长期下跌,而国内气价仍然维持在高位,有能力以最新价格签订进口协议的LNG企业将获得暴利。未来几年,在巨大的国内外套利空间驱使下,国内必然会有大量企业进入LNG进口行业。在这个趋势下,LNG工程市场将显著受益,其对应的市场空间在未来5年将扩大至近300亿元。
国内气价不会大降
由于2015年天然气价格下调,市场对未来LNG接收站的销售气价能否维持在2.5元/立方米存有疑虑。但笔者判断,未来气价肯定会下降,但应该会稳定在2元/立方米左右,再加上管输、销售等费用,最终端的售价基本在2.5元/立方米左右。分析原因,国内LNG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陆上LNG工厂,而前期陆上工厂亏损非常严重,所以虽然2015年下半年国内气价下调了0.7元/立方米,但对于陆上LNG厂商来说,为了抵减亏损,国内LNG出厂价下降幅度仅为0.2元/立方米。即使因为供给过剩后续气价还会下跌,但预计跌幅会在0.4元/立方米左右,还是小于气价下调幅度。
对于海上LNG进口来说,基本全部被“三桶油”所垄断,整体签约成本非常高。从全球范围看,LNG贸易中有69%都是以5年以上长协的形式实现,4%是以2——5年中协形式实现,只有27%是以现货和两年内短协的形式实现。因此,由于高价存量进口气的存在,LNG进口站终端价格调整会整体滞后于现货价格变化,能够拿到现货或以新价格签订长协的企业套利空间将长期存在。
LNG最主要的用途是工业和车用,占比分别为31%和25%。对于工业用来说,主要是出于环保压力,所以对价格其实并不敏感。过去几年工业气价都在3.5——4元/立方米,整体还是能够维持需求,所以弹性部分基本来自于车用。由于近两年油价暴跌,LNG无疑受影响很大。但是笔者判断,未来几年油价会有所上行,价格中枢在60美元/桶左右,LNG整体上销售问题不大。
进口成本有望走低
此前,笔者曾分析认为,相比于目前全球3300亿立方米的LNG贸易量,未来5年的新增LNG产能高达5300亿立方米。从目前跟踪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气价的低迷,产能建设进度确实有所放缓,但未来几年澳大利亚还是会有大量产能上马。仅仅2015年下半年,就有3个项目共计1015万吨/年产能涌入市场。而2016年预计又将有8个百万吨级的LNG项目、共计3590万吨/年产能投放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新上线的产能中,不限定目的地的合同量过半,即买家可以自由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再销售。这些再销售量无疑会对现货和短协市场形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压低现货价格。因此,至少在未来几年,LNG市场都属于严重的供过于求,长期价格堪忧,笔者预计未来几年海外进口气的到岸价为1.3元/立方米。
接收站将快速增多
在目前内外LNG价差下,其毛利率高达35%,预计净利率也在20%——25%之间。如果按中长期LNG接收站销售气价2元/立方米、进口气价为1.3元/立方米测算,毛利在0.58元/立方米左右,毛利率高达29%。以30%的自有资金测算,项目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将高达106%和32%,这必然会刺激大量的产能投放。
根据笔者统计,未来3年LNG投产产能将高达669亿立方米,是过去10年总和的1.3倍,复合增速超过32%。而从LNG接收站的投资比例看,与工程相关的占比接近40%,如果以未来5年总投资700亿元测算,则LNG工程项目的市场空间为280亿元。
建设主体将多元化
目前,我国LNG接收站能力为525亿立方米/年,几乎全部被中石化、中石油、中国海油垄断,占比超过90%。其核心原因在于LNG接收站投资非常巨大,以常规的40亿立方米/年规模测算,投资都在40亿——50亿元,一般企业很难承受。而且过去几年LNG海外进口价格基本在3.4元/立方米左右,生产成本基本和国内销售价格相当,所以除了国企出于社会责任考虑会不断上马项目,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不会选择投资LNG接收站。
LNG接收站运营商的高度垄断,也造成相应为其提供工程服务的企业也主要以“三桶油”的子公司为主。例如,中石油的主要工程都是由其下属的寰球工程公司或者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西南院完成,而中国海油也主要是其下属的各个工程公司大量参与LNG项目的建设。
但如之前分析,未来LNG接收站将呈现高盈利,因此越来越多的民营或者地方国有企业也加入LNG接收站的建设行列,如广汇、新奥、中天能源、广州发展等多家上市公司都计划进入该行业,预计占到新建接收站的近50%。而展望未来,笔者判断,我国油气行业上游垄断领域将有望放开,“三桶油”非油业务会被拆分并独立运行,实现主辅分离这将给所有工程企业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